最终策略
可现在没时间崩溃。</p>
护盾频率正在衰减,裂缝边缘的紫光像撕裂的皮肤,一道道裂痕无声蔓延。他能听见远处传来低频震荡——那是敌方意识集群在调频,准备下一轮记忆侵蚀。上一秒他还以为自己在守,下一秒才明白,守本身就是溃败的开始。</p>
他猛地扯下终端线缆,插进野战终端的备用接口。血还在流,顺着指缝滴在键盘上,但他没擦。他用左手按住右臂内侧那串蓝光,像是在压制一条正在苏醒的蛇。</p>
“民谣信号,锁定界面。”他低声说,声音沙哑得不像自己的,“认证密钥:河北,雪夜,老农口述版本。”</p>
终端嗡鸣一声,界面刷新。虚假的文明融合度数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真实读数:68.3%,仍在缓慢下滑,但至少是真实的。他松了口气,又立刻绷紧——这口气不能松太久,一松,就是死。</p>
他调出文明融合监测仪的跨文明通讯模块,手动输入一串加密频段。盟友的信号还在,微弱,但没断。他把刚刚录下的《长恨歌》复现片段、守军脑波震荡曲线、还有苏美尔系统源码的截图,全部打包,加上一句话:</p>
“我们不是在打仗。我们在阻止一场文明的集体失忆。”</p>
发送。</p>
三秒后,回应来了,只有两个字:“收到。”</p>
林深知道,那不是敷衍。那两个字背后,是另一个文明曾经的灭亡轨迹。他们懂。</p>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会议室频道。全息投影缓缓升起,盟友代表的影像浮现,沉默地看着他。地球守军指挥官也在,眉头紧锁,显然还在纠结刚才那场“安史之乱”的幻象攻击。</p>
“听我说。”林深站起身,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像钉子,“我们之前的认知有误。它们真正觊觎的,是我们的记忆,那些痛苦、骄傲、歌谣与家训,它们以此为生,借以壮大自身。”</p>
指挥官冷笑:“所以呢?我们放段春节晚会去炸它们?”</p>
“差不多。”林深盯着他,“它们吃创伤,那就别让它们专挑软的啃。我们主动喂,但喂的不是屈辱,是骨气。”</p>
会议室一片死寂。</p>
“我提议,启动‘文明基因级防御’。”林深调出数据模型,“把我们的文化记忆转化成能量波源,不是被动防御,是主动反击。用《正气歌》的节拍做基频,叠加杜甫的《春望》、岳飞手稿残篇、河北民谣……让它们尝尝,什么叫带着火种的记忆。”</p>
“你疯了?把这些东西扔进战场?那不是武器,是我们的根!”指挥官猛地拍桌。</p>
“根?它们已在啃噬。”林深笑了,笑得有点狠,“此刻护着不放,待它们将《长恨歌》化作精神炸弹,‘靖康之耻’刻入士兵梦境,再放便晚了。我们非保护记忆,乃抢回使用权。”</p>
他顿了顿,声音低下去:“它们不是敌人。它们是受害者。玛雅、楼兰、苏美尔……它们也曾像我们一样,以为自己在守护文明。结果呢?被系统驯化,被记忆吞噬,最后变成清道夫,去吃下一个文明。我们再不反击,下一个就是我们。”</p>
盟友代表终于开口:“如何确保记忆转化不会反噬使用者?”</p>
“无法确保。”林深坦然,“但人记住一事,因选择记住。我们广播的是意志,非单纯数据。它们靠掠夺,我们靠选择,此乃差别。”</p>
会议室再次沉默。</p>
林深没催。他知道,这种决定,不能快。快了,就是盲从。他只把推演空间的接入端口打开,插上民谣信号发生器——那是他从五胡乱华时期带回来的原始录音,没进过系统数据库,是真正的“野生记忆”。</p>
“推演环境必须干净。”他说,“系统可能污染数据,但污染不了我亲耳听过的歌。”</p>
他启动模拟推演空间,设定三重情境。</p>
a:被动防御。结果,72小时内文明融合度跌破10%,防线崩溃,记忆被系统化收割。</p>
B:科技强攻。使用高能脉冲摧毁敌方能量体,短期压制,但文明记忆流失47%,胜利即灭亡。</p>
c:记忆共振反击。以《正气歌》为基频,叠加三段历史记忆,形成“文明意志波”。推演显示,敌方意识集群出现37%解体率,且部分残片开始反向震荡,疑似记忆紊乱。</p>
“选哪个?”林深看着所有人。</p>
指挥官脸色铁青:“c太冒险。我们拿文化当炮弹?”</p>
“我们拿文化当盾。”林深纠正,“它们用我们的痛当刀,我们就用我们的志当墙。不是扔出去就完了,是让每一个参战者,主动上传一段自己最珍视的记忆——一段童谣,一句家训,一首诗。不是数据,是情感锚点。我们不是在打它们,是在告诉它们:我们记得的,不只是伤疤,还有光。”</p>
他顿了顿,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发烫的纸条,7-19-83。他没看,只是把它按在终端上。</p>
“我已经上传了第一段。”他说,“是我母亲在雪夜里哼的那首民谣。不是为了赢,是为了让它们知道——我们不是饲料。”</p>
会议室安静了很久。</p>
终于,盟友代表点头:“我们加入。”</p>
指挥官没说话,但没再反对。</p>
林深知道,够了。</p>
他关闭推演空间,调出最终指令面板。能量值只剩12%,一次完整广播的机会。他输入“文明火种共鸣计划”启动协议,设定发射中枢为自己——只有他,还带着未被完全吞噬的野生记忆,只有他,能成为这段意志波的载体。</p>
“所有人。”他打开全域通讯,“上传你们的记忆。不是为了我,是为了你们还记得的那个晚上,母亲讲的故事;是为了你第一次背《将进酒》时的热血;是为了你爷爷说‘做人要有骨气’时的眼神。它们不是过去,是现在。是我们还活着的证明。”</p>
一条条数据开始涌入系统。</p>
有孩子背《三字经》的录音,有老兵哼《黄河大合唱》的片段,有母亲哄睡的童谣,有恋人写的情书节选……林深看着数据流汇聚,像一条条光河,汇入他的终端。</p>
他闭上眼,右臂的蓝光还在蔓延,已经爬到肘部。他知道,意识锚点在减少。但他也感觉到,那股冰冷的同步感,被某种东西挡住了——是那些涌入的记忆,是千万人的选择,是“我们记得”的集体意志。</p>
他睁开眼,按下最终确认键。</p>
“启动文明火种共鸣计划。”</p>
系统提示弹出:“能量不足,需强制调用剩余储备。是否继续?”</p>
他没犹豫。</p>
“继续。”</p>
能量条瞬间清零。终端屏幕亮起,数据开始整合,波频锁定。</p>
就在这时,他手腕上的蓝光文字突然扭曲,像被什么力量拉扯,重新排列成一句话:</p>
“你上传的,不只是记忆。”</p>
林深一怔。</p>
下一秒,终端屏幕闪了一下,跳出一段他从未见过的代码——</p>
那是他自己的记忆上传记录。</p>
但内容不是民谣。</p>
终端屏幕突然播放出一段影像,1983年7月19日的雨夜,地热井口,母亲抱着他缓缓转身,她的面容竟与林深毫无二致,影像中母亲的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似悲悯,又似决绝,林深还看到镜头外,一个与他现在模样相同的身影,身着现代作战服,手持终端,正将这段影像录入系统,那个‘林深’缓缓抬头看向镜头,嘴唇微动,终端自动播放出声音:‘快醒。’</p>
林深的呼吸骤然停滞。</p>
不是因为那张脸——他早已在上一轮记忆回溯中见过。不是因为那个日期——7月19日,早已刻进他的神经。</p>
而是因为,那个“他”,不是过去,不是幻象,不是记忆残片。</p>
那是未来的他。</p>
穿着此刻他身上的作战服,握着此刻他手中的终端,录入的,正是此刻他正在经历的一切。</p>
时间不是线性的。</p>
轮回,不是比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