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尽忠脸色微变,欲要反驳,王泽抬手制止:“我朝之意,疆界仍依战前旧线,然为表诚意,可许契丹每年以合理价格购我朝茶叶、丝绸若干,此乃互利互惠之举;契丹需交出战马五千匹、牛羊三万头,以为战争赔偿,此亦理所应当;边民往来,需持官方文牒,且遵守两国律法,不得滋事,如规矩约束,方能井然有序。此乃我朝底线,国主可思量。”
李尽忠与身后重臣交头接耳,商议良久,方道:“王少卿,战马五千匹、牛羊三万头,此数过于庞大,我契丹难以承受。且疆界之事,亦需再议,我契丹儿郎曾常年在那片土地游牧,情深意厚,怎能轻易割舍。”
王泽微微一笑:“我朝之要求,合情合理。战马与牛羊,不过是补偿我朝战损与百姓之苦,如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疆界之事,旧线分明,若轻易更改,我朝边民亦不会应允,民心所向,不可违背。国主若真心求和,当顺应大势,莫要因小失大,如鼠目寸光,悔之晚矣。”
此时李卓将军上前一步,朗声道:“李尽忠,你莫要忘了,我朝大军在此,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若谈不拢,战火再起,你契丹恐难有今日之局面,定将玉石俱焚。”
李尽忠脸色阴晴不定,犹如乌云蔽日,沉思片刻后,道:“王少卿,你朝条件太过苛刻。我契丹可献出战马三千匹、牛羊两万头;疆界之事,可各退十里,中间设为缓冲之地,边民不得定居;边贸往来,我契丹需享有优惠之策。”
王泽与李卓将军等人对视一眼,微微摇头:“国主此议,与我朝期望相差甚远。若仅如此,恐难以达成和平之约。”
李尽忠见此,脸色一沉,起身道:“既如此,今日暂且休谈,待本王回去再做思量。” 言罢,率众人拂袖而去。
首次谈判破裂,王泽等人返回营地,面色凝重。李卓将军率先打破沉默:“少卿大人,这李尽忠野心不小,不肯轻易就范,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王泽手抚长须,沉思片刻后道:“李尽忠虽有野心,但他亦知再战对契丹不利。我等需调整策略,可从契丹内部入手,探听其虚实与想法,寻找可突破之处。再者,可联合周边部落,对契丹施加压力,令其知晓若不与我朝修好,将会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苏林点头道:“大人此计甚妙。我在江湖行走多年,结识了一些与契丹有往来的豪杰,可请他们帮忙,探听契丹内部消息。”
王泽赞许道:“苏镖头人脉广泛,此事若成,当记首功。赵副将,你可派人去联络周边部落,晓以利害,许以好处,让他们站在我朝这边。”
赵领命而去,众人各司其职,开始筹备第二次谈判事宜。
苏林通过江湖朋友,辗转探得契丹内部因战争失利,物资匮乏,且有贵族对李尽忠的决策心生不满,认为应早日求和,恢复元气。而赵刚副将也成功联络了几个周边部落,他们愿在谈判时向契丹施压,以换取我朝的贸易优惠与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