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梨香夜会(1 / 2)

问九卿 姒锦 1515 字 1天前

李肇深夜翻入梨香院时,薛绥正用一柄细长的火箸,慢条斯理地拨弄着红泥小炉里的炭火。

夜风带着料峭的寒意,吹得炉上的火苗不安地跳动。

粗陶小壶里,煨着姜茶,壶嘴逸出丝丝缕缕的白气,在清冷的斗室里氤氲开来,模糊了她半边侧脸。

“孤的幽篁居不够你砸,轮得到李炎那草包?”

带笑的嗓音,裹着夜露的清冽,打破了寂静。

薛绥拨弄炭火的手没有停顿……

仿佛早已料到会有这不速之客,她眼皮未抬,只淡淡道:“殿下消息倒快。”

窗棂无声合拢。

李肇颀长挺拔的身影已立在屋中,玉带束腰,风华难掩。

他抬手拂去肩头一点微尘,目光便精准落在薛绥随意搁在膝上的手腕——

那里,痂痕尚在,是宝华殿血誓留下的印记。

李肇径直走到她对面坐下,姿态闲适,如同在自己的书房。

“不快怎么知道,你又惹了麻烦?”

他曲起指节,在红泥小炉旁的小几上,端起她放凉的茶汤,声音不轻不重,仿若闲谈家常。

“平安亲手煨的茶,就是好喝。”

薛绥抬头。

看到他半开的领口,微动的喉结,眉梢几不可察地扬了扬,没有吭声。

半晌,李肇放下茶盏,语气带着几分戏谑。

“太后领了太医,心急火燎地去了魏王府,听说魏王被打得皮开肉绽、狼狈不堪……太后见着人,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口口声声说,要将伤她心肝肉儿的凶手锉骨扬灰……”

他目光锁在薛绥眨动的眼睫上,唇角勾起。

“孤的妙真师父,好大的胆子。”

陶壶适时发出一声咕嘟……

壶盖被顶起又落下,姜茶清香……

连带着薛绥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淡然,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殿下说笑了。贫尼不过是为求自保,顺手教训了一个意欲强掳的下作狂徒。至于魏王殿下……”

她抬眼,眸光清亮坦荡。

“黑灯瞎火,鬼市陋巷,暗娼流莺混杂之地,有蒙面歹徒自称是魏王,殿下觉得,有几分可信?又有何人能信?”

说罢,薛绥拎起陶壶。

滚烫的茶汤从壶嘴倾泻下来,注入李肇面前那只粗陶茶盏,热气蒸腾,她的手很纤细,水线却稳得不晃分毫。

“事发后,小昭便已去京兆府报了案。想必此刻府衙的差役已在勘查现场,正在查是何方歹徒,胆敢对陛下亲赐敕牒、为皇家祈福的水月庵妙真师父行凶。”

李肇的笑意从唇角弥漫开来。

“这个闷亏,李炎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了。”

又倾身,望着她。

“只是这梁子,算是结死了。”

薛绥笑了一下。

将茶盏轻轻推到李肇面前。

“我不做,他便不恨么?上次是雪里枯,下次无非换种花样罢了。债多不愁,虱多不痒。”

李肇没有回答,眉宇间压着沉重。

薛绥抬眼,“难不成殿下漏夜前来,是来兴师问罪的?”

她声音无波无澜,如同那盏平静的姜茶。

“你说呢?”李肇低笑一声,身体前倾,盯着她的眼睛。

灯火跳跃,在他清冷的眉眼间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

衣料蹭过桌面带来细微的摩擦声,一股属于他的、带着雪后寒梅的冷冽,无声无息地逼近。

“孤是来替你收拾烂摊子的。你打算怎么报答孤?”

薛绥轻轻一笑。

“殿下不是早就想敲打魏王吗?贫尼此举,不是正合殿下心意?省了殿下动手,又避了兄弟忌讳,贫尼倒觉得,殿下该给贫尼报答才是。”

“好。”李肇答应爽快。

“孤就在这里,身高八尺,重逾百斤,你要便拿去……”

如此随性,轻狂。

旁人见着了,哪个敢相信这是东宫太子?

薛绥不着痕迹地移开目光,轻点茶盏边缘。

李肇盯着她近在咫尺的耳廓,那小巧的弧度在暖黄的灯火下近乎透明,仿佛上好的薄胎瓷,惹人怜惜,脸颊上,更是透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红润。

“气色倒是比前阵子好了些,这头发……”

他突地放缓了语速,手腕微动便揭她的兜帽。

薛绥眉头微蹙,语带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