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涌动 邻国挑衅(1 / 2)

大楚,在楚逸殚精竭虑的治理下,已然蜕变成为东方大陆最为璀璨的国度。国内百业俱兴,农田里麦浪翻滚,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个农户的脸上;工坊中机杼声声,工匠们精心雕琢出的各类器物,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更远销海外。商业贸易更是昌盛,条条商路纵横交错,宛如血脉般将整个国家紧密相连。都城之中,繁华景象无与伦比,高大的楼阁鳞次栉比,飞檐斗拱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街道上车水马龙,喧闹非凡,来自五湖四海的商人,带着各地的奇珍异宝汇聚于此,高声叫卖;朝气蓬勃的学子们,手持书卷,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赴学堂;还有那些远道而来的旅人,被这盛世繁华所吸引,眼中满是惊叹与好奇。

可这耀眼的繁荣,却似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肥肉,引来了周边邻国贪婪的目光。尤其是北方的北燕国,近年来在其国君慕容骁的铁腕统治下,国力如同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慕容骁此人,自幼便心怀壮志,对权力有着近乎疯狂的渴望。随着北燕国力的蒸蒸日上,他心中称霸中原、建立不世之功业的野心愈发膨胀,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永不停息。

在北燕国的朝堂之上,慕容骁每日都与一众谋臣武将商讨着扩张之策。他站在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紧紧锁定在大楚这片广袤而富庶的土地上。为了给入侵大楚寻得一个看似合理的借口,慕容骁绞尽脑汁,最终以北燕国在与大楚的边境贸易中遭受“不公平”待遇为由,开始在边境地区蓄意挑起事端。

北燕国的士兵们频繁出没于双方交易的集市,他们三五成群,满脸横肉,神色嚣张。只要看到大楚的商人,便会一拥而上,故意找茬。他们拿起大楚商人售卖的精美丝绸,对着阳光左看右看,随后便大声叫嚷道:“这丝绸质地粗糙,颜色也不够鲜亮,怎配得上如此高价?必须重新定价!”又或者指着一箱箱瓷器,吹毛求疵地说:“瞧瞧这做工,如此瑕疵,也敢拿出来卖?”大楚的商人们据理力争,耐心解释货物的品质上乘,定价合理,可这些北燕国士兵根本不予理会,反而变本加厉,肆意减少交易额度。当大楚商人表示不满时,这些士兵便立刻露出狰狞面目,挥拳相向。一时间,边境集市上桌椅翻倒,货物散落一地,哭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混乱不堪。不少大楚商人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直流,他们辛苦运来的货物也被损毁,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不仅在集市上制造混乱,北燕国还在边境大规模增兵。原本宁静祥和的边境线上,一夜之间仿佛冒出了无数的营帐。北燕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沿着边境线修筑起坚固的堡垒,堡垒上密布着了望孔和箭垛,时刻警惕着大楚的动静。军营之中,每日都进行着高强度的军事操练,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在教官的呵斥声中,整齐划一地进行着各种战术动作。战旗在凛冽的北风中猎猎作响,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是战争的前奏。士兵们的喊杀声震天动地,仿佛要将天空撕裂。他们时常越界巡逻,骑着高头大马,在大楚边境的村庄肆意穿梭,扬起一片尘土。所到之处,鸡飞狗跳,百姓们惊恐万分。有的时候,北燕国的军队甚至会闯入大楚边境牧民的营地,挥舞着长刀,驱赶着牧民们辛苦饲养的牛羊,将那些温顺的牲畜赶入自己的阵营。他们还会放火焚烧牧民的帐篷,熊熊大火瞬间吞噬了牧民们的家园,滚滚浓烟直冲云霄。牧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当被付之一炬,亲人流离失所,只能悲痛地跪地哭泣,向大楚官府哭诉自己的遭遇,恳请朝廷为他们主持公道。

大楚边境的守将面对北燕国的疯狂挑衅,丝毫不敢懈怠。他们深知责任重大,每一次紧急军情都关乎着无数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领土完整。守将们一边组织士兵加强防御,在边境线上增设岗哨,日夜巡逻,加固城墙和防御工事;一边快马加鞭,选派最精锐的骑手,带着加急文书,向京城飞驰而去。骑手们日夜兼程,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皮囊中的水,马不停蹄地将边境的紧急情况汇报给楚逸。

楚逸在收到边境急报的那一刻,原本轻松的面容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此事绝非寻常的边境摩擦,北燕国的一系列行为背后,是其蓄谋已久的野心,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大楚的边境安全与国家尊严。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下令敲响召集大臣的钟声。雄浑的钟声在紫禁城上空回荡,悠长而紧迫,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大楚面临的危机。

金銮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巨大的龙柱矗立在殿内两侧,仿佛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激烈讨论而沉默。楚逸身着华丽的龙袍,面色冷峻,高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如同寒星般,冷峻地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充满威严:“诸位爱卿,北燕国近日在我边境屡屡挑衅,制造事端,还不断增兵,对我大楚构成了严重威胁。今日召大家前来,便是要商讨应对之策,诸位爱卿有何高见,尽管直言。”

话音刚落,武将出身的镇国大将军萧战,大步流星地率先出列。他身材魁梧壮硕,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满脸的络腮胡如钢针般坚硬,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坚毅与果敢。萧战双手抱拳,拳头上的青筋因激动而微微凸起,朗声道:“陛下,北燕国这是公然挑衅我大楚,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军一直以来刻苦训练,兵强马壮,实力远在北燕国之上。臣恳请陛下下令,让臣率领大军出征,踏平北燕国,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让他们知道我大楚的威严不可侵犯,如此方能彰显我大楚的国威,让周边诸国不敢再对我大楚有任何非分之想!”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引得不少武将纷纷热血沸腾,纷纷出列附和。

“陛下,镇国大将军所言极是!北燕国这般嚣张跋扈,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必定会更加肆意妄为。我大楚军队英勇善战,士气高昂,定能一举击败北燕国,让他们从此不敢再犯我边境!”

“对,出兵!出兵!我们要让北燕国知道,大楚不是好惹的!”武将们个个摩拳擦掌,群情激愤,眼中闪烁着渴望战斗的光芒,纷纷请战。

然而,以丞相李贤为首的文臣们却持有截然不同的意见。李贤面容清瘦,身形挺拔,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他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缓缓走出,来到大殿中央,向楚逸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说道:“陛下,臣以为,战争乃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轻易发动。一旦开战,必将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受苦受难。国家多年来积累的财富也会在战火中消耗殆尽,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况且,如今我大楚虽然国力强盛,但也不能忽视战争带来的巨大风险。北燕国近年来国力迅速增强,必定在军事上有所准备,战争的结果难以预料。依臣之见,我们不妨先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以我大楚的威望和实力,再加上合理的外交策略,或许能够让北燕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停止挑衅行为。这不仅能避免战争的残酷,还能彰显我大楚的大国风范。”

此言一出,文臣们纷纷点头赞同,他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丞相所言的合理性。

“丞相所言甚是,战争劳民伤财,能不打还是不打为好。先谈判,若北燕国能罢手,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百姓也能免受战争之苦。”

“是啊,陛下,我们应该以和为贵,避免不必要的战争。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才是明智之举。”

武将们听了文臣的话,顿时不乐意了。萧战皱着眉头,脸上的肌肉因愤怒而微微抽搐,大声反驳道:“丞相,你这是太过怯懦了!北燕国都已经骑到我们脖子上拉屎了,我们还跟他们谈什么判?他们根本就不会听我们的,他们的野心勃勃,岂是几句谈判就能打消的?只有用武力才能让他们屈服,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大楚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