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致虚极而守静笃,他人内心自然通(1 / 2)

日月如梭,一晃而过。

齐浩烟已经在老者的木屋里住了三年。

这三年中,齐浩烟要么就是在练习缩地成寸的术法,以及练着那神出鬼没的缩骨功,要么就是去山间旷野享受生活。

日子过得逍遥如如。

虽然齐浩烟住在老者这里,无丝毫思想与生活上的负担,但是,在齐浩烟内心中,始终存在一个大大的疙瘩,那就是,他想跟老者学会怎么样练习“读心术”。

老者的“读心术”之术,时时弄得齐浩烟内心痒痒的。

齐浩烟几次跟老者提起,自己想跟他学着练习“读心术”。他说,自己对读心术非常非常感兴趣,特别希望老者能够教他。

可是,老者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实质性地教过他。这可不是老者的作风啊!想当初,老者可是想把自身所学的、所会的,全部如竹筒倒豆子般地,教给齐浩烟。

但为啥当齐浩烟想学读心术时,老者一点儿也不爽快呢?

这日,齐浩烟趁老者心情高兴时,对老者请求道:“师父,弟子特别想学读心术,为何您总是不肯教我呢?”

老者像看傻子似的看着齐浩烟,说:“小子,你的胃口不小哩!学术法,那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全部学会的。你想学那读心术,你以为你想学就能学?你以为是老夫不肯教你是吧?你以为老夫一教你,你就会?”

齐浩烟听得一头雾水,莫可名状。

老者又接着鄙夷地说道:“嗤,你想得太天真啦!”

齐浩烟越发不懂了。

老者见他这副模样,哭笑不得。遂徐徐跟他解释起来。

老者说,凭齐浩烟现如今的心态,是断然不能学读心术的。他也断然学不会。因为齐浩烟不够心静。就算老者有心想教他,他也学不会。徒然空忙活一场。

既然知道是做无用之功,那么老者又怎么会教他呢?

读心术,也是术法中的一种。

但是,读心术与其它术法不一样。

其它术法,只要心地善良,无任何私心,就能学。也能学得会。

但是,读心术不一样!

读心术是所有术法中最难学、最难达到境界的一种术法。

想学读心术,其首要条件,就是心静如湖面、若镜子,能够风吹不皱,刀砍不动之境界,才有可能入门。

读心术,在术法中,是一种心理之术。而在现实生活中,普通的人们也称其为——特异功能。

齐浩烟现在就是一个凡夫俗子,哪能学那种别具一格的“特异功能”?

其实,内行看门道。外行观热闹。

外行者所不知道的是,读心术,也叫“他心通”。

他心通,是佛家的六种神通之中的一种。

佛家的六种神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他心通,就是自身与他人同住同坐在一起,而能知晓他人内心中的想法。甚至,自身连他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想法,亦能知晓。这种神通,就叫作“他心通”。

这就好比,那些欢场女子一样,赚习惯了嫖客的钱,久而久之,对嫖客的心理状态能够了解得一清二楚。故而,欢场女子很容易拿捏住嫖客的心。这也叫熟能生巧。

其实,这完全不能怪欢场女子,只怪那些嫖客的内心中,多存有邪思邪念,所以容易着斜门斜道。

此种情况,并非指欢场女子心静,而能练至通晓嫖客的内心状态。欢场女子纯属钻了嫖客们内心存在邪思邪念的空子。

嫖客的邪念一动,思维即混乱。在嫖客的思维混乱至极的状态下,欢场女子还不轻而易举地达到己身目的?

故而,人须正心正念。

他心通,既然号称是佛家的六种神通之中的一种,那么,又岂是一般的红尘之客能够随意练就的?!

老者深知这一点,是以他平时懒得理会齐浩烟想学读心术的请求。

老者让齐浩烟先学会心静。

老者说:

心静,并不表示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