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围坐,听完记言中上师与金帝师的对话,皆陷入沉思。盛施柔率先打破沉默,她眼中带着疑惑,问何晓娜:“晓娜姐,听了这番言论,我虽有所触动,但总觉得难以将这‘如是’之理融入日常琐碎。像我每日处理繁杂事务,如何在这纷扰中守住‘不执不迎拒’的本心呢?”
何晓娜轻轻一笑,温婉说道:“施柔,这日常事务恰是修行的道场。就如同你处理文件,在查看每一份资料时,不先入为主地评判好坏难易,只是如实认知,处理完便放下,不萦于心,这便是‘如是’。莫将修行与生活割裂,它们本就一体。”
候韵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问道:“可有时内心的杂念不断,即便知晓不应执着,却难以摆脱,这又该如何是好?”
何晓娜目光柔和地看向她,说:“韵音,杂念的产生是自然现象,你越是抗拒,它反而越强烈。当杂念生起时,不要把它当作敌人去对抗,只需如旁观者般觉察到‘哦,杂念来了’,不加以评判,任它自生自灭。就像天空中漂浮的云朵,来了又走,而天空始终清净。这觉察的本身,就是觉性的体现,是接近菩提的方式。”
魏子豪挠挠头,憨厚地笑道:“晓娜姐,我这人比较直,听着这些道理很高深,可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比如与人相处时,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心无挂碍’呢?”
何晓娜耐心解释道:“子豪,与人相处时,不刻意讨好迎合,也不心生厌恶排斥。对方友善,你自然回应;对方无礼,你也能平和相待,不因此生起嗔怒或自卑。把每一次相遇都当作因缘和合的自然现象,不执着于对方的态度,也不执着于自己的得失感受,这便是心无挂碍。”
金君宝思索了下,神情认真地问:“那对于追求目标、实现理想,按照这般说法,是不是就该消极对待,不做努力了呢?”
何晓娜坚定地摇摇头,说:“君宝哥,绝非如此。追求目标与修行并不矛盾。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全身心投入,努力拼搏,但不执着于结果。成功了,不骄傲自满;失败了,不气馁沮丧。把努力当作当下的‘如是’行为,把结果交给因缘,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就像农夫耕种,他认真播种、灌溉,却不强行要求一定有怎样的收成,因为他明白,收成还受诸多因素影响。”
众人听后,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盛施柔感慨道:“原来修行不是远离尘世,而是在尘世的烟火中,以‘如是’之心,观照一切,在每一个当下体悟菩提。”
候韵音也感叹:“是啊,以前总把修行想得太难,现在才知道,保持一颗不执着、不定义、不分别的觉察之心,便是修行的真谛。”
魏子豪哈哈笑道:“我这下明白了,以后做事就认真去做,不瞎想结果,活得肯定更畅快!”
金君宝若有所思地点头:“追求理想与内心的平静,确实可以兼得,关键在于对待事物的心态。今日这番探讨,真是受益匪浅。”
何晓娜看着众人,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关于“如是”“圆满”的智慧,已在众人心中种下了种子,只待日后慢慢生根发芽,绽放出觉悟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