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拐带古德里安(2 / 2)

“怎么,埃哈特没跟你说吗?”

朱大壮非常疑惑。

“说什么?”

“哈哈,埃哈特真是个可爱的家伙……”

事实上这些图纸就是埃哈特画的,并且他已经在宁国制作出了样品,只不过没有得到朱大壮的允许,他谁都没有透露。

这还真是个可靠的家伙,看来即使当了领事,埃哈特还是一个严谨的工程师呢?朱大壮心中暗想。

“好吧,不要在意这些……”

“这些图纸就是埃哈特画的,当然创意是我给的,现在我需要你们公司生产几件样品,然后我有用!”

朱大壮拿给杜塞尔多夫的是什么图纸?

当然是堑壕战神器迫击炮和霰弹枪的图纸啦!

迫击炮是一种炮身短、射角大,弹道弧线高,以座钣承受后坐力,大多采用炮口装填(中小口径采用炮口装填,大口径采用尾端装填)、发射带尾翼弹的曲射滑膛火炮。

这个世界还没有迫击炮这种武器,在朱大壮的那个世界,第一门真正的迫击炮诞生于1904年的日俄战争期间,由俄国炮兵大尉戈比亚托发明,但因不便携带未广泛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发明家温弗雷德·斯托克斯爵士在1915年发明了斯托克斯式战壕迫击炮,现代意义上的可分解、便携带的迫击炮问世。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迫击炮成为步兵的基本装备,结构成熟,性能优点突出。

而现在朱大壮拿出来的迫击炮正是他那个世界里最优秀的中国 p89 式 60mm 迫击炮设计图纸。

虽然朱大壮不是个武器专家,但是这种鼎鼎大名的迫击炮的各种系统参数在网络上光明正大地任你下载,只要是军事迷都可以轻松获得它的参数。

毫不客气的说,这门迫击炮在这个世界就是划时代的武器,它的出现必将让接下来一战中漫长的堑壕战成为敌军的噩梦。

至于朱大壮拿出来的第二份图纸则是号称堑壕清扫器霰弹枪的设计图纸。

在这个世界里,堑壕战成为主要战斗形式,交战双方在狭小的堑壕内对峙,近距离作战频繁且残酷,迫切需要一种能在近距离快速杀伤敌人、突破堑壕防线的有效武器。

在朱大壮的那个时代,美国陆军根据在墨西哥战争中积累的经验,认为缩短枪管的泵动霰弹枪在堑壕战中会更有效,于是下令开发专用的堑壕战用霰弹枪。

温彻斯特公司在1897型霰弹枪的基础上进行改制,于1917年推出了m1917堑壕枪。

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采用滑膛枪管,长度为508毫米(20英寸),下方有可装6发12号霰弹的管状弹仓,部分型号还可容纳7发霰弹,并且可随打随装,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火力输出。

枪管上套有一个开有许多小孔的金属套管,既起到隔热罩的作用,防止枪管过热烫伤射手,又能安装刺刀,以便在白刃战等近距离格斗中发挥作用。

不过,由于该枪主要用于近战,所以未设照门,仅在枪口位置有一个粒状准星。

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属于泵动式武器,通过手动推拉护木来操作枪机,完成退壳、供弹和发射等动作。

这种操作方式简单可靠,射速较快,熟练的射手可以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射多发霰弹,对敌人造成巨大杀伤。

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发射12号霰弹,弹药内包含多颗铅弹丸,在近距离内命中率和杀伤效果极佳。

一枪轰出,数枚霰弹如天女散花般飞向目标,能够对敌方人员造成大面积杀伤,尤其适合在堑壕、丛林等复杂地形中的近距离遭遇战。

6发的容弹量加上快速的装填方式,使得该枪在近距离战斗中能够保持较为持续的火力输出,相比一些装填速度慢的武器,具有明显的优势。

而且温彻斯特m1897霰弹枪结构相对简单,可靠性高,对使用环境的要求不高,在不同的气候和战场条件下都能正常使用,是一种比较皮实耐用的武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军广泛使用,在堑壕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现在这种武器就成为了朱大壮的又一项发明了,被埃哈特命名为大壮一型霰弹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