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壮过上了拉屎都有人弹琴舒缓情绪的富贵日子,而朱大壮也终于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有钱没处花。
朱大壮在三宝垄是真得有钱没处花,他想要的东西只要努努嘴就有人自动送上,哪怕是他看上了谁家的小娘子。
而黄蕙兰则对这一切司空见惯,貌似天生就该如此。
朱大壮仔细了解之后才知道,南洋各国长期受到西方殖民体制影响,不管是在经济还是在思想上都形成了严重的“大庄园制”。
大庄园主在自己的领地之内拥有绝对权威,甚至是生杀予夺的大权。
比如说在尼德兰当局的殖民体系当中,炎人只属于“三等公民”(比当地土人还低一等),但是作为尼尔尼亚的玛腰,黄仲涵就是尼尔尼亚炎人当之无愧的“大家长”。
这是因为西方殖民者为了降低殖民成本,对殖民地实行的普遍政策是“委任统治”,也就是“以其人管其民”的管理方式。
最突出的就是鹰国对梵竺国的管理模式,鹰国对梵竺家的殖民统治实际上是通过各个土邦的土王进行的,在地方上鹰国殖民当局并不直接设立管理机构,而是只在中心城市设立管理机构,其它方面都是通过土王进行次级管理的。
放在南洋,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西方殖民者一边委任种族领袖管理自己的种族,一边挑动种族对立,制造矛盾,自己作为仲裁者来实现各族力量的平衡,来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
这就是西方殖民者上百年以来建立起来的成熟的殖民体系核心内容。
而广大殖民地的被统治人民一旦适应了这种统治模式之后,憎恨的对象就不再是西方殖民者,而是盘踞在自己头顶的“权力代办”,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情绪和反抗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黄仲涵都成为世界排名前十四名的富豪了,却依然要忍受尼德兰殖民当局管辖的原因。
归根结底是因为底层炎族人跟上层炎族人根本就不是一条心。
而朱大壮敏锐地发觉了这一情况,他觉得有必要跟自己的老丈人谈谈,改变一下南洋炎人的政治经济组织管理模式,让南洋华人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利益,从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反抗精神。
否则,黄家始以此兴,必以此亡。
即使不亡,南洋炎人也是一一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朱大壮建议黄仲涵在南洋实行民主改革,给予南洋炎人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力,同时保护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黄仲涵表示赞同,并且请求朱大壮给他派遣军事和政治顾问……